【迎新】多措并举 有条不紊迎新生

作者:邵禹华 张红云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9-14 浏览次数:

随着2020级新生的到来,生命学院迎接新生和入学教育工作进入关键期。为使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方式、最好的效果来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生命学院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从多角度切入,把握先机开展新生教育。

配齐配强三支队伍,为新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本科教育是奠定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基调的关键一站,为引导新生从“初印象”开始就能树立坚定的专业自信、获得积极健康的成长动力、形成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正确认识,生命学院创新队伍建设模式,打造学业导师、班主任、班主任育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队伍。一是为2020级新生配备学业导师,学院在全院范围遴选教授、副教授共计40余名担任新生学业导师,学生入校就能“零距离”接触教授,解疑惑、谈理想,由专业技术很强的教授、副教授引导学生“体验式”认识生物专业,帮助新生端正学习态度、锻炼科研思维、扎实专业技能、树立个性化发展目标。二是组织“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班主任业务能力培训”、“心理问题干预专题培训”等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战斗力,从班主任职责定位,与学生面对面约谈、做好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技能,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班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三是落实班主任助理制度,学院从2018级和2019级本科生中遴选学习成绩优异、集体意识强、有学生干部或社会公益活动经历的优秀学长学姐作为新生班主任助理,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易沟通、有同感、有安全感的优势,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 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在班主任助理解决新生们对大学学习生活疑虑的同时,更好的引导新生迅速融入大学环境,助力新生快速步入成长成才快车道。

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前开展适应性教育工作。受疫情影响,新媒体已成为师生间、学生彼此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利用网络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常态。结合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和年轻一代大学生们“网上活跃”的性格特点,学院将入学教育工作前置,在新生开学前一周,组织学生干部骨干力量,通过网络形式开展“与新生对话”系列活动,确保学生“入校不迷路,行为不出格,思想不走神”。一是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带领2020级新生走进博览园,参观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馆和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开展一次“走进农业、走进西农”的农史校情团组织生活,厚植家国情怀。二是学院整理规划“每日博学路:校门口-三号教学楼-图书馆-八号教学楼-理科楼”、“健康休闲路:东区食堂—创客空间—菜鸟驿站—学生宿舍楼-西区食堂—西区澡堂”和“阳光运动路:田径场—篮球场—绣山活动中心”三条线路,通过镜头带领新生“畅游”校园内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场所,熟悉在校学习生活环境,做到入学不陌生,进校如回家。三是组织各班级召开视频班会,班主任带领新生集体学习9月6日印发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筑牢新生规矩意识,严守底线红线。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向新生讲解学校、学院关于新生晚自习制度、大学生文明宿舍创建、早起晚归等方面的文件和政策,引导新生提高思想认识,争做优秀大学生。

渲染浓郁生命氛围,用爱烘托学院文化。学院立足学科特色,持续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彰显生命精神,营造温馨有爱的学院氛围。一是在理科楼大厅和学生宿舍区摆放优秀毕业生海报,展示在出国留学、考研保研、创新创业、组织服务、基层就业等不同类型的2020届优秀毕业生,以及宿舍成员均在国内外升学深造的学霸宿舍,使优秀典型成为新生初入大学的引路灯。二是学院制作“跬步·千里行”、“追梦·赢未来”、“牵手·享成功”优良习惯养成计划系列成长卡,帮助学生明确不同阶段需要储备和培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又通过设置“读书提气质”、“英语触国际”、“科研见未来”等板块,明确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步骤,给予学生索引式的学习规划。通过优良习惯清单化、学习方式模块化、能力培养阶段化让监督辅学有抓手,通过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大梦想”。三是为给新生营造“家”环境,增加新生学院认同,快速融入并传承生命文化,学院专门设计了印有“我爱西农”、“我是生命人”、“我要当学霸”等不同标语的手提帆布包,连同生活学习资料摆放至学生宿舍床前。同时,学院在理科大楼南广场和中心广场分别设立了包含“我爱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等学院元素的摆件和水旗标语,新生们争相拍照留念,成为了生命萌新的“打卡网红点”。

0.jpg

      


编辑:马佳慧
终审: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