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志愿者-中国抗疫的生力军

作者:裴泽婷/文 裴泽婷/图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7-12 浏览次数:

2020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认清形势,结合国情,及时封锁、正确地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疫情防控。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为响应国家和县政府的号召,古陶镇西城社区自1月25日起至3月31日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严厉管控时段,期间一批批英勇的志愿者陆续加入到防控疫情的队伍中,为最后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4月初直至今日,由于国内疫情转良,现今平遥县已无感染人员,社区门禁取消了严厉管控,公共场所均已陆续开放,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也基本完成,而笔者身为大二的一名本科生,在此情况,为了能够具体了解抗疫过程中社区的志愿情况,尤其是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为了能深刻领悟抗疫过程中党和政府的决策正确、社区治理的因地制宜,体会到共抗疫情的中国力量,体会到勇于担当的志愿者精神,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冷静分析自身条件后,笔者选取了“防控疫情中,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西城社区的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自己暑假实践的课题。

7月4日-7月5日笔者搜查了相关资料,拟定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与退伍军人爱心救助团队组织负责人取得联系,约定访谈时间。7月6日-7月8日用于随机问卷调查20名参与抗疫的志愿者,在社区的各个抗疫志愿地点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材料;经过协调时间,平遥县退伍军人爱心救助团队组织负责人最终决定于7月8日接受访谈,访谈方式为调查人前往调查对象办公室以面谈方式向被调查对象询问相关问题,调查对象当面回答,并且与调查人展开交流。7月9日-7月11日用于整理和分析调查访谈所得的材料和数据。

经过此次调研,笔者回顾了这场长达半年的“战疫”,感慨良多。调查志愿者的年龄分布时,青年一辈的崛起让我感受到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与担当;调查志愿者的工作安排、心路历程时,他们承受压力的辛苦令我揪心;调查居民配合志愿工作的程度时,那种相互理解、共抗疫情的凝聚力让我动容;调查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成效时,现阶段取得的胜利令我对祖国的强大更加坚定与自信;访谈退伍军人爱心救助团队组织负责人时,感受到他们仍怀着成为人民群众安全屏障的赤诚之心。

“志愿精神,愿薪火相传”,这是笔者调研之后内心最期望的未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都凝练于志愿者“用身心去坚守,用生命去逆行”的此次抗疫历程之中,而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正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经过此次疫情的淬炼,希望当代青年,尤其是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可以迎来青春的“蝶变”,学习志愿精神,真正成为爱国担当的主力军,成为实现国家和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大仁大智大勇之人!

目前,国内疫情局势稳定,但国际仍然动荡不安,我们不可放松懈怠,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习近平主席在2020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里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疫情侵袭并不能将我们击垮,反而使我们更加团结、自信,因为此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拥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志愿者的奉献坚守,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汇聚成团结一心的中国力量,而这便是打胜抗疫阻击战、决胜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image.png64ad36f1ae394956baea73ae8492ee8a.png